福州市

赞美这杯留香千年的茶

2025-07-12 08:33
| | | |


安溪茶农采茶。傅筱清 摄


安溪县“墨赞杯”新茶饮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作品(资料照片)

  近日,2025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詹舒雯,深情告白家乡安溪的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她讲述道:“家乡的铁观音,将不屈的骨气糅进安溪人的血脉,几乎伴随每个安溪人的一生。”言语中满满的乡愁与自豪令无数网友动容。

  这杯历经千年发展经久不衰的铁观音,是如何从安溪走向世界,背后有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奥秘?

一座城市的底色

  一叶知春韵,一城藏茶香。安溪铁观音,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千年茶韵,铸就了安溪独特的文化基因。

  “开门待客茶当酒,茶杯一端好朋友。”安溪的人际交往是从茶聊起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安溪的诗意与豪情是从茶弥漫开来的。可以说,一道茶里,是三餐四季,是生老病死,是悲欢离合,安溪这座城市的底色就是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安溪境内有众多千米高山,所处的经纬度、年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红壤或砂质红壤,滋养出安溪铁观音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

  在长期的茶叶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安溪茶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半发酵”乌龙茶制作工艺。

  独特的制作技艺,让安溪铁观音有了“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称。安溪铁观音在制茶过程有一道工序“摇青”,通过茶青的摩擦变化实现茶的转化。在传统工艺中,茶树上采下来的茶青需要经过3~5次摇青,其中第四次摇青以红边明显突出、香气转清纯为适度,俗称“红镶边”。

  安溪铁观音还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而著称于世。“观音韵”是从山场气息及品种特性中蜕变出来的香和味,工艺上不可控,感官上有明显特殊质地,穿透力强,识别印记高,因其均以内向型气质出现,茶性收敛度较高,比较符合东方传统审美,故常被誉如兰似梅。

  首创“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发明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发现铁观音茶树品种……多重优势叠加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全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上天的茶”

  一杯好茶,不仅得益于天赐的环境,更需要种茶人的智慧。

  安溪的茶园就非常不一般,蕴藏着种茶大智慧。用业内行家的话说,就是“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

  具体来说,“头戴帽”就是让茶园最高点至山顶有生态林覆盖,落叶和腐草产生的有机质可以通过雨水滋养下方的茶园;“腰系带”即茶园沿着缓坡开垦,阶梯式的地势有利于茶树种植及生长,每片茶园之间均有草甸和生态林分割开来,间距大通风性高不容易有虫害;“脚穿鞋”则是让茶园下方还有绿草和森林覆盖,保持生态平衡。

  茶园管理还有“硬科技”。

  在安溪的茶庄园,通过分析采集环境监测数据、茶叶种植数据,智慧茶园平台可以实现茶叶长势监测、采摘预测与虫情测报、土壤及水肥管理等功能。

  这样一来,茶叶种植就能拒绝“看天吃饭”,不仅如此,安溪铁观音更是“牛上天了”。

  2022年2月27日11时06分,“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于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我省第一颗亚米级地面分辨率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以茶叶品牌冠名的遥感卫星。

  同年4月30日,“安溪铁观音二号”再次出征,与“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进行组网。

  两颗卫星推动着“茶园布控气象监测设备+可视化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茶园虫情测报系统”的智慧茶园支撑体系及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狗等新装备应用,逐步实现茶园管理数字化。

  科技,还推动安溪铁观音向“数字制茶”升级。

  走进茶企5G智能化工厂,可见满满科技范——全自动数字化加工生产线有序运转,刚刚采摘下来的茶青经鲜叶萎凋,自动投放到流水线,经过杀青、揉捻、解块、包揉、干燥等工序,几个小时后,铁观音成品茶就可以出厂了。

  将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引入茶机领域,安溪5G乌龙茶智能工厂项目、第六代铁观音智能化精制生产线等一批批高端智能装备相继投产,推动生产由“制造”向“智能”转型升级。

茶香的N种打开方式

  安溪千年茶香,正以多元形态触达年轻消费者。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围炉煮茶”“围炉冰茶”,再到“茶庄园”“采茶游”,越来越多年轻人研究茶、爱上茶。

  观音茶啤、观音米露、陈皮铁观音……安溪铁观音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饮品,通过与水果、花草、药材的巧妙搭配,演绎茶香的N种打开方式。目前,安溪新茶饮原料茶已经做到全国县域第一,年供应量6万吨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

  一片茶叶不仅有N种喝法,还有N种玩法。

  今年春茶上市以来,安溪推出采茶制茶主题旅游产品和相关文化活动,满满的文化味和沉浸式体验深受游客青睐。

  “可观、可玩、可带走”的茶文旅生态在安溪已然形成。目前,安溪已建成41座茶庄园,打造“海丝茶源 茶旅胜地”“三铁三世遗 乐享茶香生活”等精品茶文旅线路。

  2024年,安溪县接待游客超906.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7.08亿元,其中,茶文化旅游占比近半。

  为做大茶的“朋友圈”,安溪“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

  岩茶、白茶、普洱茶……全国各大茶类都可以在安溪找到踪迹。在全国任意地区的茶叶店,如果挂的是安溪铁观音的招牌,店里几乎可以买到市场流行的所有茶叶品种。这大概就是“买全国、卖全国”“买全茶、卖全茶”了。

  如今,安溪是国内茶业基础管理最精细、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配套最齐全、产业业态最丰富、茶叶电商最发达、销售渠道最畅通的产茶县,以全国1.2%的茶园面积,生产了全国2%的茶叶,交易了全国10%的茶叶,创造了全国10%的茶叶产值,被授予“百茶贸易之都”称号。

  近日,《2025胡润中国茶业百强县》榜单发布,安溪荣登榜首。数据显示,2025年,安溪铁观音以品牌价值1443.07亿元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价值第一,这是安溪铁观音连续6次荣膺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第一,也是连续10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千年茶香滋养着一代代安溪人,而安溪人又用智慧和勤劳,让这份传承历久弥新。

  正如詹舒雯的讲述:“一代代安溪人吃苦耐劳,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实现了安溪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逆袭。”(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吴圣超)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