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袁小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明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遵循,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政党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然以民生为大,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同时指出,“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可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发展中保障和完善民生,要把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放在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上来。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求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观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全体人民艰苦奋斗,把我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奇迹。在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14亿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持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任务使命。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搞好民生建设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经过我们党的接续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生事业发展从“从无到有”的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征程中,要紧扣改革目标,按照改革任务部署,在发展中保障和完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不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尽力做好民生工作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和实际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持续推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在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得到更多、更持久的实惠。
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鼓励勤劳致富,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二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将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完善就业优先、就业平等、以创业促就业政策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群众充分就业和安居乐业。三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社保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四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医保、医疗、医药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五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为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