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79号建议的答复
闽文旅建议〔2025〕70号
朱庆添代表:
《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的建议》(177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政策赋能、场景创新、环境保障”五位一体的组合拳,形成消费促进的立体网络,最终实现消费场景升级、消费信心提振、消费活力释放良性循环的意见,与我厅今年发布的《2025年福建省“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实施方案》高度契合。
年初我厅确定2025年为“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促消费主题年,专门制定《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繁荣文旅消费新十八条,强化省市县联动,激发市场新活力。一季度,全省已举办3000多场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出250多项惠民大礼包,涵盖非遗展示、戏曲下乡、主题音乐会等多元场景,深入开展非遗新春购物月、“坊说非遗”市集、民俗踩街等活动,着力把人气流量转化为发展能量。主要举措包括:实施春季文旅消费促进行动。聚焦消费热点需求,突出文化味、烟火气、国潮风、国际范,组织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推出系列暖人心、聚人气、接地气的特色文旅活动,包括“八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乡村戏台 百姓乐园”福建戏曲走基层、新年主题音乐会、“福遇博物”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展等。实施区域文旅消费常态化惠民行动。持续推进“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组织各地文旅部门聚焦五一、中秋、国庆及寒暑假等重要假日节点,常态化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动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新活力,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文旅消费新局面。实施文旅产品供给焕新行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核心环节,推进景区焕新工程,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发掘文化内涵,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滨海休闲、生态康养、研学旅游、亲子度假、精品民宿、美食体验、银发经济等,丰富产品业态,提升消费体验。福建文旅经济大会期间推出“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惠民卡首期权益已经整合130家优质文旅业态,其中涵盖70余家景区,包括武夷山、鼓浪屿等全部世遗及5A级景区。厦门鼓浪别墅酒店等20余家高星级度假酒店随心入住。26家演艺剧院、30余家酒店文创商户加盟。通过“畅游八闽”平台,实现线上预约、扫码入园等一站式服务。实施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行动。举办全国南戏展演、首届闽台(平潭)儿童戏剧嘉年华、首届海峡两岸杂技魔术交流活动等活动,打造独具魅力的戏剧文化旅游体验;策划推出沉浸式演出《雀起无声》《风起茉园》《最美茉莉花》《宋韵千年·诗词福建》、魔术杂技情景秀《坊巷时光》等剧目,以及少儿戏剧研学、奇幻儿童剧、科学魔术秀等广受少儿群体喜爱的演出;在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期间,推出“集票”“集赞”换景区门票等活动,积极助力文旅经济发展。实施文旅消费市场拓展攻坚行动。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演艺、会展、新品发布等首发经济新赛道。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持续做热做旺“跟着演出去旅行”,拓展“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世遗去旅行”“跟着高铁游福建”等旅游市场,延伸文旅消费链条,为民众带来更多沉浸式、互动性的文旅消费体验。开展“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主题活动,第一季度已组织举办“清新福建·坊说非遗”工坊产品消费市集活动、“清新福建 偶说非遗”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展演活动等,助推做热文旅市场。实施入境旅游市场振兴行动。发挥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等重点口岸作用,用好用足240小时过境免签和跨区域通行政策。实施文旅消费市场净化行动。深化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项目,借助新媒体渠道和主流媒体,推广针对不同演出市场和受众的“叫好又叫座”特色内容,形成“跟着演出、展览去旅游去消费”的新动能。指导各级各类博物馆继续加大跨界合作,鼓励博物馆与旅游、教育、设计等行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系列主题旅游线路、研学课程以及高端定制商品,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全省部署开展“福剑净旅-2025”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旅行社、导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景区在服务质量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等方面开展整治,突出优化我省旅游市场营商环境,打造放心游福建2.0版。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宋俊男
联系电话:18059192970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