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36号建议的答复
闽文旅建议〔2025〕74号
苏志明代表:
《关于提升我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文旅产业融合度的建议》(第1736号)由我单位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福建是茶叶大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您对我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文旅产业融合提出的三方面建议,十分中肯,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纳实施。
一、在培育产业链方面。近年来,我省在发展文旅产业时,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突出一县一特色,延长县域文旅经济产业链。在茶叶主产区武夷山、安溪、福鼎、福安、漳平等县市,持续推动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茶+文旅”产业链。一是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资源开发与管理、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如武夷山市通过联动政府、非遗传承人与相关学者团队茶企,对茶技、茶史、茶俗等茶文化资源加以科学保护与利用。同时,打造中华茶博、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重点项目,推动茶科技的发展。安溪县通过成立中茶所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启动建设茶叶碳汇遥感监测与核算研究基地,开展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成果交流展示会等举措,推动乌龙茶的品质提升和茶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福鼎市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模式,创新成立首家“白茶诊所”。创新建立白茶大数据溯源体系,实行茶农出售茶青凭证交易、茶企和经纪人收购茶青扫码交易以及茶企贴标销售,全程监管、一码溯源。二是在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开发、服务供给等。如武夷山市通过建设茶文化主题酒店、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打造了集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茶研学于一体的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安溪县除打造《铁观音》舞台情景剧外,还创作茶歌《飘香》《安溪真美》和舞蹈《摇香露韵》、情景茶艺《香望》等一批茶文化艺术精品。同时,推出“品茗庄园,茶韵山海”“工业观光,智造山海”等涉茶旅游线路20余条,其中安溪“三铁三世遗 乐享茶香生活”之旅和“海丝茶源 茶旅胜地”之旅,分别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在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与产品消费。各县(市、区)通过积极举办系列茶文旅主题活动、完善营销矩阵、开发茶文创周边产品等举措,打造茶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我厅结合您的建议,坚持深化产业融合和文旅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茶叶产区“茶+文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二、在推动茶文旅融合方面。一是制定印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各地合理有序利用非遗资源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我厅推荐申报的“武夷茶主题非遗特色之旅”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人积极开展进景区进茶庄园文旅体验活动,促进非遗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规范和促进茶庄园建设。近年来,我省发布了省地方标准《茶庄园建设指南》及《茶庄园建设评价》,推动茶庄园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茶庄园超过70个,茶庄园总产值突破18亿元,在全省休闲茶业总产值中占比达52%,成为茶产业发展新亮点。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将积极宣传贯彻《茶庄园建设指南》《茶庄园建设评价》等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茶庄园建设,加快发展茶文化旅游新型业态。
三、在宣传推广方面。一是发挥官方平台作用。“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发布《福建茶是悠久绵长的历史文脉》、《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探秘福建的“岩骨花香”》等文章,宣传茶历史、茶文化、茶技艺等。二是推出主题线路和产品。策划推出福州“漫游福城·茉莉花开”、泉州“簪花一梦·观音兰香”、龙岩“客家故居·水上茶乡”等茶文化体验线路,发布“万古福茶山水韵”旅游线路手册;在西班牙马德里,福建发布面向欧洲游客的入境经典线路“世界茶香之旅”;“武夷茶主题非遗特色之旅”入选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发布福建全球问候非遗文化宝盒,其中包括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围绕“万古福茶山水韵”推出系列营销。我厅“日丽福建”系列海报推出“茶香武夷,禅意一饮”等精美图片;“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用段子宣传武夷山“啜茶”“百茶争艳”等;宣传片《人走茶不凉》以茶旅结合的视角成功引发观众共鸣,全网触达超1.74亿人次,相关话题阅读互动超过4100万人次。四是组织参加涉茶展会。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福建茶叶品牌宣传推广,2017年以来连续6 届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并组织茶叶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农交会等大型展会活动。从2022年起,每年在福州举办全国茶叶交易会。2024年第三届中国(福州)茶叶交易会设全国名茶与茶器美学馆、全国名茶馆、茉莉花茶馆等3 个主题展馆和12个特色展区,来自全省400多家茶叶企业2300多款茶产品参展,充分展示了“多彩闽茶”的良好形象。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依托全国农交会、杭州茶博会、福州茶交会等大型展会平台,持续宣传推广“多彩闽茶”,促进茶经济发展、茶文化繁荣。
四、在人才培养方面。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茶产业与文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2022年,印发《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校聚焦文旅经济、研学旅游、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特色专业(群)。全省现有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9所普通高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24所普通高校设置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文旅相关本科专业点4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9个。福建农林大学设有园艺学(茶学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宁德师范学院设有茶学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1个,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武夷学院武夷茶学院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继续加强茶产业与文旅产业人才培养。一是加强茶学与文旅学科专业建设。分类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策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等学科专业中增设茶文化相关研究方向,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文旅产业融合提供人才支持。鼓励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等涉茶专业院校继续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服务茶文化相关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导高校加强文旅学科专业与茶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增强茶学专业与文旅学科专业快速响应需求能力,采取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形式,支持高校建设“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现代茶产业、文旅产业学院,全面提升茶产业与文旅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何友文
联系电话:0591-87118145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