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72号建议的答复

闽文旅建议〔2025〕81号

2025-05-06 16:41
| | | |
 答复类别:B类

 

罗付灵代表:

《关于我省非遗青年群体就业困境破解和职业发展的建议》(第1572号)由我单位会同省教育厅、共青团福建省委、省人社厅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拓宽就业渠道与支持创业方面

近年来,省人社厅制定实施各类政策举措,推动包括非遗青年在内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就业创业。一是加大资金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遗青年等群体在闽创业项目参加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开展的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评选,对获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鼓励非遗青年等群体积极在闽创业,符合条件的,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二是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近年来,省人社厅在全省着力培育扶持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具有一定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孵化基地,可为符合条件的非遗青年等在闽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三是开展创业就业指导与对接服务。有创业意愿的非遗青年可享受由各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导师提供的创业指导和帮扶服务;有就业意愿的非遗相关专业毕业生享有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就业见习等实名制就业跟踪服务。

二、融入教育体系与壮大受众群体方面

省教育厅支持相关高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统工艺设计”等特色专业,深化学校与非遗企业、工坊等的产教融合。一是开展政策宣讲会,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大学生参与“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推动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引导学生报名非遗讲解员、乡村文旅策划等专项岗位,拓宽非遗青年就业渠道。二是支持非遗相关专业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2024年立项培育《数字非遗技术与应用》等4门在线精品课程、“非遗技艺”开放型闽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终身教育创新基地、《平凡筑梦--柘荣非遗剪纸传承实验项目》等4个终身教育实验项目。三是强化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与非遗工坊、文创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实训与创业项目孵化机会,培养跨界艺术人才;组织非遗创新工作坊,鼓励学生参与非遗IP开发、文旅融合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三、整合资源与完善保障机制方面

省文旅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一是出台《关于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聚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期待,推进“非遗+旅游”工作。支持各地深入挖掘当地特色非遗资源,发布福州·古厝非遗纳福之旅”“泉州·非遗传承聚福之旅”等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二是深化“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品牌打造,依托我省丰富的非遗资源,培育精品活动,形成品牌效应每季度按照不同主题,发动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开展宣传展示活动300余场用丰富的非遗产品、多元的文旅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福建的多彩非遗,吸引非遗青年以创新姿态激活文旅经济、扎根基层沃土、赋能乡村振兴。三是加强青年非遗人才教育培训。依托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举办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俗、曲艺等非遗门类的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理论素养和设计能力,增强市场敏锐度和商业运作能力,推动非遗项目从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化创业项目转型四是团省委“创青春”“挑战杯”大赛为载体,为非遗青年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提供获得政策支持和融资服务的机会。数字融薪火,匠心中国白——百年莹玉非遗传承者”“智绘乡村——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开发者”“玩转非遗——福州非遗活态化呈现综合体”“凡间仙植南天烛——非遗乌饭引领畲医药振兴守石兴村--守国非遗之魂,兴寿山石之业等项目在历次大赛中获奖,是鼓励非遗青年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的生动实践。

四、推动闽台交流与文化认同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省文旅厅立足部门职能,以非遗为桥梁,广泛开展闽台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促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感增进理解和互信认同一是突出先行先试,深化非遗传承。以政策为引领,精准呼应在闽台胞需求,创新开展台湾同胞参评福建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选7名台胞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台胞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二是加强闽台青年交流,增强文化认同。组织举办“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闽台青年茶文化研学体验营、妈祖信俗研学之旅、“情系福建·寻味美食”——两岸文化联谊行、“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台湾青少年赴福建研学旅游交流等活动,推动两岸青年深入福建,探寻博大精深的八闽非遗,赓续两岸文脉,增进文化认同。三是新宣传方式,扩大非遗影响。指导拍摄“千年南音 信走福建”福建文旅宣传节目,节目通过台湾信乐团探寻福建山水美景、八闽文化气韵,以年轻、有趣、多元的传播视角,提升福建非遗对台影响力。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搭建招聘平台。省文旅厅在举办“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全省文旅人才校园招聘活动中,设置面向社会青年的招聘岗位,支持全省非遗青年参加招聘,拓宽青年非遗人才就业渠道。二是推进素质提升。将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纳入省文旅厅年度人才培训计划,支持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着眼青年非遗人才素质提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推动非遗人才纳入高技能人才体系,支持非遗青年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福建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青年拔尖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全省乡村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对入选者兑现项目资助等扶持政策。

 

领导署名:林守钦

人:郭淑贞

联系电话:87118128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4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