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发布——
厦门市综合保税区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参评,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双双进入全国A类及东部A类,厦门市综合保税区首次进入全国前10。
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包括20项量化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每年度进行一次,是体现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规划面积6.27平方公里的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在此次绩效评估中排名全国第8名、东部第6名,定性指标得分全国第一。近年来,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务,并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大引强生成有效投资项目。目前,厦门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在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保税+”新业态方面成效显著:打造保税维修产业园,2024年实现进出口超千万美元;壮大跨境电商特色业务,形成美妆、酒水、母婴用品、汽车润滑油四大销售品类,1210进口业务占厦门关区同类业务95%以上。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由原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和厦门象屿保税区整合优化而来,于2024年4月通过验收,此次绩效评估排名全国第14名、东部第11名。围绕建设物流分拨、加工制造和销售服务中心,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集拼、分拨配送等传统业务,积极拓展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保税服务等新业态,同时,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融资租赁聚集区,推动航空、航运、集成电路、医疗设备、影视文化等实体产业发展,二手飞机租赁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优势,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融合发展,持续聚焦新业态,挖掘新机遇,拓展新空间,推动高水平开放提质增效。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将继续联合厦门海关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功能定位、优化监管体系、提升发展优势,以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廖丽萍 高菲 王明阳)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