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开行1378列 运送货物12.22万标箱 货值超52亿美元
中欧班列(厦门)“带货”这十年
16日,第2000列“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47622次在厦门国际物流港整装待发,准备驶向江西向塘国际陆港。胡寻风 摄
8月16日,第2000列“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驶出厦门国际物流港,驶向江西向塘国际陆港,标志着这条跨越山海、连通赣闽的“东南物流黄金通道”取得新进展。自2023年3月开行以来,南昌和厦门间的海铁联运以“天天班”模式稳定运行,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
据了解,中欧班列(厦门)是国内唯一从自贸试验区开出的中欧班列,其最大特点是依托海铁联运模式,将海运与铁路运输无缝衔接。在省发改委、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海关和中铁南昌局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下,“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厦门)的运营方实现战略协同。
除南昌至厦门海铁联运天天班外,厦门还打造了麻城—厦门石材出口、南平—厦门家具出口、三明—厦门化肥出口等特色线路,使海铁联运的线路、品类更加丰富。2025年上半年,厦门海铁联运共完成集装箱作业量7.57万标箱,同比增长21.7%。数字跃升的背后,是“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厦门)联动促发展、高效物流通道向腹地不断延伸、服务模式不断升级的缩影。
今年5月,福建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启程发往龙岩蛟洋站。这列装载了78个标准集装箱、满载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境外装箱起运至国内铁路,全程不换箱、不开箱,实现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的“双提升”。“时间从15天缩减到6天,总体物流成本降低了10%,全程不换箱既避免货损,又盘活了流动资金。”上杭紫金铁路专用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池洪德对“一箱制”物流服务很是满意。
回首十年前,2015年8月16日,全国自贸试验区首趟中欧班列从厦门鸣笛启程。作为“海丝”与“陆丝”交织的重要节点,中欧班列(厦门)的开行,成为助力厦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球供应链创新中心的重要一环。
十年来,中欧班列(厦门)不断壮大,累计开行1378列,运送货物12.22万标箱,货值超52.49亿美元。
从初期的单一线路,发展至拥有7条运行线路,辐射13个国家30多个城市,承运进出口货物品类近千种。中欧班列(厦门)不仅带动了厦门周边地区的外贸产业发展,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货物也在此过境中转,搭乘中欧班列(厦门)深入欧洲腹地。厦门已成为福建省中欧班列、海铁联运货物重要集散地,逐步形成了以厦门港为主要枢纽、以闽赣两省为主要腹地、向内覆盖中西部地区、向外辐射东南亚等的海铁联运通道网络。
中欧班列(厦门)驰骋亚欧大陆的十年,亦是我省铁路网建设加速、货物运输能力快速增长的十年。十年来,省内路网密织,合福、福厦、龙龙等多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铁路总里程达4568公里,初步形成了“三纵六横”路网格局。高铁路网四通八达,释放了鹰厦、峰福等普速铁路强大的货运潜能。据统计,我省铁路货物发送量从2015年的2991.9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4392.6万吨。
近年来,铁路部门改进铁路运输设备,先后开行运送生鲜货物的国际冷链运输专列、搭载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专列、面向电商从业者的跨境电商专列等;新型通风集装箱、台架式卷钢集装箱等新型箱体在八闽大地广泛应用。同时,推出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等金融产品,为铁路货运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2023年12月,中欧班列(厦门)开始从厦门前场站始发,其配套的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同步启用,实现了海关监管与铁路货场同场运营,支持“一次性货物集结、一次性海关查验、一次性放行”的高效服务。铁路场站与海关监管场的“双场合一”,实现了进出口集装箱可一站式完成报关、查验等全流程作业的“铁路快通”模式,广受货主好评。
“中欧班列(厦门)让更多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厦门国际物流港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吴炜告诉记者。厦门站内,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正焕新升级。在厦门始发的高铁列车上,比利时巧克力、白俄罗斯牛肉、波兰酸奶等进口食品和面膜、眼霜等化妆品深受乘车旅客的喜爱。
铁轨绵延,连接内外。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丰富铁路物流产品、优化物流结构体系、加密班列开行频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服务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记者 张颖 通讯员 付森 郭靖)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