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2287号提案的答复
闽文旅提案〔2025〕149号
雷敏委员:
《关于加强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2025228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畲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构建中华命运共同体框架下推进畲族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动畲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加强畲族非遗名录体系建设
我厅重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陆续将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畲族非遗资源纳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畲族银器锻制(制作)技艺、瑞云四月八歌会、畲族医药、畲族婚俗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评选确认畲族民间舞蹈、畲族武术、畲族斗笠制作技艺、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畲族二月二、三月三歌会等3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指导宁德市、福州市、漳州市评选认定了一批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畲族非遗名录体系逐步完善,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加强了与畲族文化息息相关的畲族语言、畲族服饰、畲族医药等方面的保护传承。
二、广泛开展畲族非遗宣传展示
在畲族非遗保护传承中,我厅始终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近年来,一是持续组织畲族双音、畲族乌饭、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畲族舞蹈等畲族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中国原生民歌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拍摄等活动,多维度展现畲族非遗的独特魅力。二是支持畲族小说歌、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四月八牛歇节等非遗项目,举办畲族歌会、畲族非遗展示展演和特色节庆活动,活跃畲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文化生活,持续营造浓厚的畲族文化氛围。三是不断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支持宁德市艺术馆开设《宁德非遗大课堂》公益课堂,面向中小学生普及畲族民歌、畲族服饰等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霞浦半月里畲族武术传习所、畲族舞蹈传习所、福安金斗洋村畲族武术传承基地等21个畲族非遗传习所(传承基地),开展畲族民歌、畲族武术、畲族舞蹈、畲族美食进校园展示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不断推进畲族非遗活化利用
一是加强畲族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推荐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将福安市畲医药研究发展中心(畲族医药)、福建盈盛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畲族银器锻制技艺)列入福建省首批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重点单位。二是积极推进非遗工坊建设,鼓励畲族乌饭、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等项目建设非遗工坊,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形成一批现代化、富有特色、具有民族性的品牌工艺产品。三是立足畲族特色文化和畲乡独特魅力,积极探索畲族乡村的文旅融合路径,福鼎市柏洋文化旅游景区、蕉城区上金贝中华畲家寨、福安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周宁云门畲族景区等4个畲族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虎头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等5个畲族村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30个畲族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您提出加强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对推动畲族相关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很有意义。下一步,我厅将立足职能,着力加强畲族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畲族非遗传承人培养,并按照《福建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会同宁德市推进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及建设工作。
一是着眼分类保护,促进活化利用。我厅将结合非遗资源普查等工作,梳理我省畲族聚集区现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态,根据不同门类特点,实行分类保护。积极鼓励和畲族非遗项目融入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探索时尚化发展路径;扶持畲族乌饭等具备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支持畲族民众举办“二月二”、“三月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扩大公众对畲族文化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推动非遗生活化地融入人民群众现代生活。
二是着力传承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选认定工作,常态化开展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履职尽责评估工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级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普及、交流展示等活动,鼓励和支持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遗工坊、传承场所、趣味课堂,加强后继传承人才队伍培养。
三是着手规划论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会同宁德市政府,在《宁德市畲族保护总体规划》及前期专家团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指导宁德市有关部门完善《畲族文化(闽东)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条件具备时,向省政府提请设立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区域畲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领导署名:林守钦    
联 系 人:郭淑贞
联系电话:0591-87118128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10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政通APP
                                
                    
闽公网安备:3500089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