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生资讯

织密民生网络 激活城市脉动

福州公交“四通八达五力并举”书写新时代民生高效便捷智慧出行答卷

2025-05-08 08:29
| | | |

  近年来,福州公交以“福运榕城满意公交”服务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福运畅行,路链万家”产业链党建品牌,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聚焦民生出行,通过“五力并举”,打造“四通八达”公交体系,推动城市交通治理“大变革”,绿色出行比例不断攀升,市民出行满意度突破90%,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四通”工程织密民生网络

  福州公交以“通勤、通学、通医、通园”四通为经纬,织就城市出行保障网。在通勤上,精心打造23条通勤快线,直接连接了东南汽车城、福州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等就业集中区,让上班族实现“出门见站、到点上车”。在通学上,围绕30余所中小学打造“一校一策”通学公交方案,增设“状元号”“同学号”等通学专线,每天服务学生逾5000人次。在通医上,2023年至今,优化调整128路、326路、4路、162路、359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覆盖协和医院、省妇产医院、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等10余家三甲医院。在通园上,福州率先在全省试点公交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职能部门—公交企业—园区”多方联动机制,精准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在福兴经济开发区,通过两轮600份问卷调查,设计地铁接驳专线,新增站点惠及11家企业,单程通勤时间缩短至45分钟以内。

“八达”体系激活城市脉动

  福州公交以“八达”体系为引领,构建起“快、智、融、广、游、惠、绿、全”的立体化出行网络,为市民铺就了一条便捷、高效、温暖的绿色出行之路。

  快速达:通过精准摸排乘客需求,选择快速路、公交专用道等通行条件较好的路段,量身打造了马尾、青口、甘蔗等方向的高峰快线。以马尾片区高峰快线为例,开通后最快的一趟单程仅需40多分钟,比常规线路缩短了20多分钟。

  数智达: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将核心线路高峰发车间隔缩短至5分钟,主要公交走廊“串车”现象也有所缓解。借助手机信令、居民出行调查、乘客问卷调查等多维数据,精准分析客流,优化线路规划。市民在“e福州”APP上可实现“一站规划、一码通乘”,出行效率提升30%。

  融通达:福州以“公交+地铁”为核心,开通26条地铁接驳专线,全市超60%地铁站点50米内设有公交站,换乘步行仅需5分钟。40条线路与地铁班次同频,换乘平均等待时间低于10分钟。

  广联达:福州公交围绕《福州市优化公交出行三年(2022—2024年)行动方案》,构建起“快线+干线+支线+微循环”的层级化网络,三年共计优化调整95条线路,新建改造公交站台200余座,公交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畅游达:福州公交7686旅游专线以“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为谐音,形成了具有福州特色的文旅公交品牌。7686闽江之心环线串联起三坊七巷、“闽江之心”核心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并增设“招手即停”服务,灵活满足游客需求。

  惠民达:福州公交低票价、节假日免费乘车等惠民政策,累计惠及超千万人次,广受好评与赞誉。2025年春节,地铁全线网、市区2元及以下公交线路免费开放,日均客流较平日增长30%以上,有效带动商圈消费和文旅市场。福州还将公交福利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新落户人员申领“新福卡”可享受3年内免费乘坐市内公交。

  绿能达:福州公交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新能源公交为核心推动城市交通绿色转型,打造了一张亮丽的“福州蓝”生态名片。截至2025年,福州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已突破92.9%,累计更新车辆超4102辆,稳居福建省前列。

  全龄达:福州公交积极响应国家“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号召,创新打造“全龄友好型公交服务体系”,将“有福之州”的温度融入每一处出行细节。自2021年起,福州市明确要求新增公交车优先采用低地板车型,通过“一级踏步+全平地板”设计,让老年乘客一步登车、安全通行。2024年新投入的222辆纯电公交中,110辆为低地板车型,占比近50%。

“五力并举”锻造服务标杆

  “四通八达”公交体系的背后,是福州公交以人民满意为核心目标,通过“开门办公交、成本规制提效、服务模式创新、统一调度协作、绿色出行推广”五大举措,“亲和力、生产力、创新力、协作力、影响力”五力并举,为市民打造高效、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

  福州公交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线上+线下”民意征集机制,通过“掌上公交”APP、微信群、社区调研等方式,累计收集市民建议超万条,公交需求问卷逾3万份,并转化为54条线路优化调整、10条通学专线开通等实际举措。

  福州市自2019年起推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成本规制办法》,通过明确公交运营成本范围(如人工薪酬、能源费、维修费等)和核定方法,建立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规制成本+服务质量考核”双轨模式,将财政补贴与企业运营效率、乘客满意度挂钩,实现“降本”与“增效”双赢。

  针对远郊线路客流分散的特点,福州公交在16条线路、220个站点上试点“响铃式停靠”,乘客按需下车,单趟运营时间缩短35分钟。中心城区试点“分站台停靠”改造,将同一站点分流为多个停靠区,减少车辆排队等待时间。借鉴“需求响应公交”理念,推出“通勤快线+定制专线”模式。

  福州建成全域公交智能调度指挥中心,通过不同公交企业实时数据共享,公交车之间的车距、车序、车速及行驶状况一目了然。通过客流仿真分析和自动排班系统,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密热门线路的发车频次;在平峰时段,优化车辆调度,减少空驶率。

  福州公交连续七年举办“公交宣传周”,累计吸引83万人次参与,活动带动12万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在台江苍霞新城社区,由公交志愿者运营的“出行管家”服务站,年均提供换乘规划服务1.2万次,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

  从“挤公交”到“选公交”,从“出门有公交”到“喜欢坐公交”,福州公交这条流动的民生纽带,不仅承载着千万市民的日常出行,更丈量着城市的发展温度与民生厚度。未来,福州公交将继续全力推进“福运畅行,路链万家”产业链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红色动能”,以车轮为笔,以道路为卷,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公交的新篇章。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