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关于福建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

2011-02-03 11:37
| | | |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福建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的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3800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56亿元,增长21.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51亿元,增长23.5%。

  (一)农业平稳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1309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0亿元,增长3.5%。粮食总产量662万吨;水果产量640万吨;蔬菜产量1486万吨,增长2.6%;肉蛋奶产量222万吨,增长1.3%;水产品产量583万吨,增长2.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万亩重点旱片治理和土地整理;推进“五江一溪”防洪工程、大中小病险水库、海堤除险加固等一批防灾减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农村沼气池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百所农村敬老院、25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00个农村示范性卫生室、3132个农家书屋、3000个农家店。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6万人;预计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收入227.9亿元,增长10.6%。农村3.15万受灾重建户在春节前可搬入新居。

  (二)工业加快发展

  第二产业增加值7081亿元,增长18.3%。其中,工业增加值5970亿元,增长18%;建筑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20%。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2204亿元,增长26.3%。戴姆勒汽车、宸鸿科技、石狮PTA等项目建成投产。民营工业增速加快,完成增加值4010亿元,增长17.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社会发电量1356亿千瓦时,增长15.9%;用电量1315亿千瓦时,增长15.9%,其中,工业用电量893亿千瓦时,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0,比上年提高25个点;工业品产销率9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00亿元,增长50%;亏损面减少3.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40%。

  (三)服务业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增加值5410亿元,增长10%,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9亿元,增长18.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

  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货物周转量增长20.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3亿吨,增长7.1%;集装箱吞吐量867万标箱,增长21.1%。机场旅客吞吐量2231万人次,增长17.3%。旅游总收入1334亿元,增长17.8%;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增长17.6%。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3015亿元;全省有45家公司上市或再融资,募集资金449亿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576亿元,增长40%。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3亿元,增长30%,其中制造业投资2322.3亿元,增长33.9%。民间投资4533.8亿元,增长38.8%,占全社会投资的54.8%,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策划生成一批高水平的大项目,鞍钢冷轧板、东南电化搬迁、旗滨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大力实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366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936亿元,166个项目建成,177个项目开工,分别比年初计划增加46个和57个;全省干线铁路里程达2130公里,跨入快速、双线动车时代;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89公里,总里程超过240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超过3000万吨,总吞吐能力达3.2亿吨;开工建设沙县机场,启动4个机场改扩建工程;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4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3480万千瓦。新增长区域建设,完成投资2742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成投产651个、新开工704个。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52亿元、实施701个项目。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08亿元,全面启动784个项目。民生工程建设,新建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1462套、廉租住房31597套、经济适用住房14531套、限价商品住房18590套,改造各类棚户区58517套,实施79个乡镇空白邮政局所补建工程。

  (五)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达1088亿美元,增长36.6%,其中出口715亿美元,增长34.1%。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39项,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增长2.5%;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4.4%,占全省利用外资比重达26.1%,提高2.7个百分点。闽港闽澳贸易额47.5亿美元,增长30.8%;实际利用港澳资金55.1亿美元,增长15.8%。侨智引进力度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中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占70%。

  国家赋予我省特定区域实行台资项目特殊核准政策。厦门市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试点启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全面启动,积极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初见成效。闽台贸易额103.9亿美元,增长48.7%;按可比口径合同利用台资16.6亿美元,增长143.8%。第二届海峡论坛规模和涉及领域超过首届。开通6条福州、厦门对台空中客货运航线和福州至台北海峡两岸邮运航线,新增22个对台空中航班;开通大陆至台湾客货滚装定期航班;闽台海上直航运送旅客146.8万人次,增长6.2%;对台海运直航集装箱运输67万标箱,增长18%。

  (六)改革创新步伐加快

  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开展新一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进一步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出台并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举措,民营经济比重达66%。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取得成效,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遍落实,门诊人次医药费下降10.3%,出院者平均药品费用下降16.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新增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型试点企业、3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10项科技重大专项,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动工建设。第八届“6·18”对接5358个项目,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落地转化。“数字福建”扎实推进,实现乡镇100%通光纤、通宽带,电子政务外网建成投入使用,推动企业投资物联网应用。

  (七)生态省建设持续推进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二氧化硫排放量(41.93万吨)下降0.1%、化学需氧量排放(37.5万吨)减少0.2%的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完成。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9.7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6万吨、水泥产能600万吨以上,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超额完成。全省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燃煤电厂、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站已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省控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和联网全面完成;建成21座污水处理厂和1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县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7%和83%。

  环境整治继续推进。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域功能达标率和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7.1%和95.6%,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59.1%,饮用水源地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130个乡镇、2085个建制村的垃圾治理任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三清”示范工程启动实施。

  (八)民生保障得到加强

  教育方面,实施2030所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12所职业教育基础能力、19所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3.4%,普通高校招生2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6%。卫生方面,改造完善32个县级医疗机构、241个乡镇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6700张床位,开工建设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综合大楼等一批省属医疗卫生项目。文体方面,支持1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功举办全国特奥会和省运会;新增群众健身场地105万平方米。实施10个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推进省少儿图书馆等项目建设,省广电中心投入使用。

  人口自然增长率6.5‰。城镇新增就业6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1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7427元,增长11.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21.4万人和374.2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达33个。18万城镇居民和81万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性大项目不够多;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比较大,城乡统筹和城镇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稳定物价的工作任务重;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学前教育、基层医疗、养老设施、保障住房等民生问题还有待解决。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努力解决这些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这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能更好更快。

  从产业看,随着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农业生产条件改善,预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新增长区域和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预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预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需求看,随着投资环境改善,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预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消费层次提高,消费需求扩大,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转型升级加快,市场多元化不断拓展,预期外贸出口增长8%,三大需求协调拉动作用更加有力。

  从民生看,经济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就业岗位、居民收入创造了条件,预期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从节能减排看,通过强化目标责任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有效落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年度控制目标可以完成。

  为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要全面落实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加快发展,趁势而上,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全面实施全省新增6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应用“五新”成果,大力发展园艺、林竹、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及现代农业园区。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农田灌溉节水改造和1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推进中小河流治理、“五江一溪”防洪工程、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等水利及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镇兽医站房改造提升、4900个村卫生室改造、农村电影“2131”放映、1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有线广播“村村响”和农家书屋工程。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优化农业结构、应用科技成果、推进产业化过程中,促进农民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增收;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开展农民订单式、个性化培训,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组织农民参与水利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在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中将政策落实到户,促进农民增收。

  (二)推进产业转型,做大产业总量

  加快产业群建设,实施工业增加值新增千亿元计划,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完成制造业投资增长25%。组织落实重大产业项目60个以上开工、60个以上竣工、20个以上前期取得突破,形成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总量规模。增强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传统特色产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推动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双百”计划。在重点突破、应用示范、政策引导中,主攻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等五大重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年度投资300亿元以上,产值增长25%以上。建立政务网和政务外网两个云计算应用平台,推进物联网应用和技术平台建设。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迅速提升海洋经济总量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提升计划。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研发创新和物流销售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0%以上。突出抓好现代物流、旅游、金融、创意、科技和信息、商务、商贸流通、服务外包、社区和农村服务业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建设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实现年度投资200亿元。

  (三)扩大投资规模,强化消费拉动

  促进投资有效增长,实施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安排在建重点367个,预备重点159个,计划建成和新开工各150个以上,通过项目带动,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度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20个在建铁路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浦建龙梅等铁路项目;续建和开工建设54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港口群建设,建成11个泊位,开工建设10个港口项目;加快实施4个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新建、迁建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福州地铁建设和厦门、泉州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在建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推动省际联网、省内主干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

  推动社会多元化投资。拓宽民营资本投资渠道,不断提高民间投资比重;扩大与央企等国企的合作,促进央企在闽投资布局。注重在“三农”、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投资持续增长的强劲态势。

  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扎实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工作。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副食品基地建设,组织落实蔬菜、食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扶持100个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新建15个“万村千乡”配送中心,建成1500个农家店。加快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消费。从源头和流通环节治理“餐桌污染”,为城乡居民提供放心食品。

  (四)提升开放水平,深化闽台港澳侨合作

  鼓励外资投向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预期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低于80亿美元。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等稳定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快推进15个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有效扩大“三自三高”产品和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扩大重要资源、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

  加快平潭开放开发,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及特殊政策早日获批并实施;抓紧抓好进出岛通道和岛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井湾等重大组团建设,推进冠捷科技等项目前期工作,促成更多产业项目落地。

  全面实施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布局规划,在电子、石化、装备、汽车、钢铁、新兴产业、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进产业深度对接。扩大闽台民间交流,加强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促进闽台医药卫生交流与研发合作。在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中,争取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产业对接、项目生成、金融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巩固闽港合作平台,加强闽澳合作,大力吸引港澳企业来闽投资,加强金融、旅游、现代物流和转口贸易等服务领域合作,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共同搭建闽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开拓葡语国家市场;支持企业到港上市融资,到港澳设立营销中心。加强侨商与闽企对接合作,多渠道开展海外联谊,加强华侨华人重点人士、重点社团工作,吸引闽籍华侨华人特别是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参与海西建设。

  (五)推进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在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继续打好城市建设战役。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加快卫星城建设。在构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进程中,推动通信网络、城际公交、产业协调等同城化方面取得突破,净化、绿化、美化城市,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宜居城镇。在编制、完善、实施试点镇规划中,继续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研究和运用“三旧”改造等政策,组织实施项目1100个以上,全年投资增长21%以上。

  继续实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强力推进十大新增长区域开发,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大型央企、外企、民企产业项目衔接和落地,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以上,力争投资三年倍增,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省里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海岛、水库库区等各项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部分沿海产业向山区梯度转移,组织项目、加大投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六)优化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

  实施生态省建设五年规划,建设“森林福建”。加快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完成650万亩绿化造林任务,优化树种结构,增加森林碳汇;新建城市中心绿地6.2万平方米,加快小绿地、小公园、小街景建设,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要水源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防控重点区域和近岸海域污染,增加海洋碳汇。促进土地、海域和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强化重点耗能单位节能管理,对超过行业限额能耗标准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减排设施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重点集镇延伸,全省市县污水处理率达7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工业园区全面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严格执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

  (七)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创新能力

  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开展扩权强县、强镇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至700项以内,探索建立联合会审和项目代办制度;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争取在垄断性社会资源等领域取得突破;稳步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式价格改革,适时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继续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直接融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支持海峡产业投资基金做大规模并加大对我省产业投资力度。

  落实年度医改目标任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将基本药物零差率改革扩大到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发展民营医疗机构。

  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大项目,突破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支持银行贷款品种、担保方式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大人才创新步伐,提升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

  (八)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打好民生工程战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民生项目件件关系群众生产生活、事事关系百姓切身利益,要切实负起落实的责任,认真实施48项年度惠民实事项目,确保组织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

  办好学前教育,开工建设和改扩建169所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制民办幼儿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城区中小学扩容等工程。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推进海峡文化广场、省档案馆建设。

  完善医疗机构就诊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改扩建10个县级医院、8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等重点社会项目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人口计生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建设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和百所农村敬老院,建立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继续推进市、县两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公厕建设,新增525座以上公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3%;继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抓住机遇,凝心聚力,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努力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成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